乾安县第一中学教师校本研修培训计划
为贯彻落实《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改进行动的实施指导意见》和我县《中小学校“育 学 教”改革实施方案》我校特制定如下校本研修培训计划
一、校本研修主题
学习提高、专业引领、同伴协作、反思交流
二、现状分析
1.学校师资
学校不断对师资队伍进行整体优化,使得教师素质得到提高,高一层次学历教师日益增多,高级教师结构比不断提高。现在岗教师中,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122人,占在职教师总数的90.4%,县级以上骨干教师95人,每百名学生拥有骨干教师占比4.14%,
2.研修气氛
结合进修学校组织的“一起学课标”活动,学校围绕教育教学质量,开展了“136有效教学”研讨活动,以及课堂笔记在课堂中的运用。各教研组学理念、转观念、重实践。
3.存在问题
随着课改的实施与深入,教师在理解教育理念的同时,把理念转化为实践难度较大,教师教育实践与科研水平发展不平衡。在研讨培训中,对教师中的优势资源、教师间存在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及利用。教师的发展需求呈多极化趋势,以往的培训对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关注较少。
三、培训目标
1.完善校本研修制度、拓展校本研修途径、建立校本研修机制。
2.结合教师发展的需要实际,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,提高研修的质量。
3.建立一支师德高尚,素质良好、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、科研型、学习型的教师队伍。
4. 将普通话培训材料发放到教师手中,充分挖掘教师语言文字的资源和优势,发挥他们的推普骨干作用,推动全校教职工的语言文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。
四、培训重点
要搞好校本培训,重点要抓好教研组建设。
1.着力引导、激励、培养一支理念新、行动实、用心做、有智慧、有成效的优秀的教研组长队伍。
2.教研组要做好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以及质量管理与监控;作好期中、期末考查的总结与反思。在组内,要注意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、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合作共赢。
3.教研组建设中,课题研究是解决实践问题的抓手。课题研究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入手,通过反思,发现问题,形成微型课题,小课题或主课题。
4.通过‘青蓝工程’让我校优秀的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以加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
五、培训形式
培训的主要形式是以校本培训、自我提高为主,教研培训、集体培训为辅的培训模式,立足于课堂教学,充分利用网络平台,放大传统的集体备课功能,以学校为阵地,围绕教育教学实际,培训和提高教师的水平。
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,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,让他们接受高层次、全方位的系统培训,促使他们尽快成长。
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舞台。
三是请进来,学校邀请专家、教研员来我校作报告、座谈。
六、管理措施与保障
管理措施:
1.组织到位
设立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领导小组,构建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;成立校本培训业务指导小组,对培训内容、课程设置、培训过程进行检查指导。
校本培训领导小组
组 长:张少荣
副组长:温德宝 庞德华 曹阳旭
成 员:刘福兴 苑向东 廖红岩 王晔芳 李玉辉 孟广俊 刘学
工作职责 :全面负责本校教师教育校本培训的规划、实施、管理和总结工作。
校本培训业务指导小组
组 长:刘福兴
成 员:姚囡囝 王春雨 刘静文 刘明霞 曲广军
工作职责:
负责校本培训业务指导工作,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培训任务,参与校本培训业务考核工作。具体由教务处落实操作。
1.制度到位
学校制定相应的校本研修制度、教学常规制度、听课评课制度等,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,提高活动质量。
2.经费到位
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,学校在经费上要予以大力支持。
3.管理到位
培训工作继教办、教务处、科研室、教研组共同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日常管理。完善制度,加强检查。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,为教师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,如图书、音像资料、设备设施等。并注意学习校外先进行之有效的做法,加强交流,努力接收新信息,强化教师自我提高意识,树立目标意识、任务意识、质量意识和终身教育意识。定期召开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会议,研究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或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,保证该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卓有成效。